□□□当前位置: 剑光书画院-书画名家网--书画信息--一场学生下乡写生展 开启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再认识

打印本页
一场学生下乡写生展 开启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再认识

 

  本报讯 王文杰 写生不仅是描画对象,而是体验生活,传达一种内在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存在的开启,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忱和激情。4月23日,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主办、全山石艺术中心协办的“两岸青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版画系下乡作品展”在全山石艺术中心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该展学术主持赵军分别致辞。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何红舟、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方利民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此次活动的总策划、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封治国主持开幕式,并对学生下乡写生及这次展览情况作了介绍。这一场展览开启了人们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及下乡写生意义的再认识。
  本次展览共展出油画系、版画系本科及研究生作品500余幅,主要呈现绘画艺术学院师生2021年分赴浙江省雁荡山、江西南丰县写生的基本面貌,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中国美术学院下乡实践课程的教学路径与教学理念。
  在开幕式上,全山石从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角度强调了写生的意义。他说:“展览给我鲜明的印象,那就是今天中国美院的教学方针继承了老美院的传统,重视生活,重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学生们通过写生可以捕捉到生活中鲜活的、富有生机的、生动的形象。”他希望绘画艺术学院能继续发扬美院下乡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学生从生活中掌握对象,创造艺术形象。
  许江在演讲中指出,“写生”一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从生活现场“采写”实景与实境,又是从大自然深处“采撷”生机与活力。他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写生中要更加注重写生的方式,要在写生中学会观察、描绘和洞见。他认为“观”就是视觉方式,中国古人非常重视视觉方式,《楚辞》大家姜亮夫先生就总结出25种“视”,视觉是一种力量,在写生中尤为重要;“描绘”则必须融进激情、用生命点亮对象,莫奈和梵高就是范例,所以写生要以激情和生命的方式去展现无尽的、绵长的观看;观看还需要有一种“洞见”。他以“山止川行,风禾尽起”为寄语,激励学生坚守绘画初心,通达艺术的远方。
  高世名在致辞中则提出了为什么要在山水里写生,它与画室里的写生有何不同的问题。他以陶行知先生一百年前提出的“生活力”的概念作了解答。他简要梳理了从乔尔乔内到康斯太勃尔的绘画史,又以乔尔乔内、乔凡尼·贝利尼、维米尔、康斯太勃尔、柯罗为例来解答这个问题。画家在他们面对自然的时候,背后都有一种自然观,有一种对自然的热忱。他还分享了他重读《草叶集》的心得:“惠特曼的‘穷举’的意义,在于那里有一种平等和博大、一种豪迈——大地上存在的所有事物都是一首伟大的诗,存在即诗。”所以画家在写生中首先要确立起崇尚自然的诗性观念。他特意提及4月23日恰逢达·芬奇570岁诞辰。在达芬奇时代,美与真、经验和实验尚未完全分离,艺术家从自然中寻找奇迹,并努力创造奇迹。他鼓励学生要像达·芬奇那样去感知自然,描绘自然。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5月22日。(来源:美术报)

加入时间:2022年5月5日11:3 〖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