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剑光书画院-书画名家网--书画信息--米芾论孙过庭草法

打印本页
米芾论孙过庭草法

 

  米芾对唐代书家多有不同程度的批评,对草书书家张旭、怀素、高闲等皆不以为然,但是对孙过庭书法是极其推崇的。在其著作《书史》中,他写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对于“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一句的解释,似乎成为了一个公案,有些研究者进行了推测,认为“落脚”可能是末笔,“直”可能是指爽利,甚至推断米芾“风樯阵马”的书写风格受到其启发。笔者认为这些论述皆有不通之处,故试作重新的解析。
  “作字”,即为写字,傅山《作字示儿孙》中所谓“作字先作人”;“落脚”,不是说字有脚,而是说落笔。宋人黎靖德编纂的《诸子语类》中曰:“唯之传此是大体,毕竟他落脚下手立得定。”这里指的是人的行动,也可以看到“落脚”与“下手”是同意的词汇,所以笔者认为,米芾所说的“落脚”就是落笔的意思;“差”,略微。联系后文看,世人对王羲之草书与孙过庭草书有所混淆,说明两者非常相似,其差别的程度也就是略微的。《宣和书谱》中说他善于临摹,人们难于辨别真伪;“近前”,是指笔势的方面,右军笔势开张,多从远处来。近人沈尹默非常清晰地解读了笔法与笔势两个观念,他认为笔法是共法,笔势“乃是一种单行规则,是每一种点画各自顺从着各具的特殊姿势的写法”,并且指出,善于模仿王羲之书法的张融,并不是不得笔法,而是笔势不类,而孙过庭书法也同样属于这种情况。“近前”表现为落笔笔势较近,下手较为直接。宋人王诜就认为孙书不够飘逸,其中的缘由,应该就是笔势多近前的结果。另一方面,笔势近前的结果是书写速度较快,所以,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称“王(绍宗)则过于迟缓,此公(孙过庭)伤于疾速”;“直”,当理解为直接,不隐藏,这个特点在比较《书谱》与王羲之诸帖过程中是可以发现的,张怀瓘评价其书“峻拔刚断”。这样写的特点是字体比较流利,书写速度也相对较快,非议他的人就会觉得其字流滑。
  附带一个问题,米芾的书法受到其影响了吗?就草书的角度上看,应该是有的,但是他并不是全盘地接受。米芾草法,假如以《好事家帖》《张颠帖》《伯充帖》《中秋登海岱楼作》《焚香帖》《元日帖》等来参证,笔势更为开阔,意态潇洒,往往也多出一些古厚的意思。不可否认,《中秋登海岱楼作》之类与孙过庭书较为接近,然而同时也要看到,在米芾书于元祐二年七月的《好事家帖》中,他说:“好事家所收帖有若篆籀者,回视二王,顿有尘意,晋武帝帖是也。”这便说明了米芾草书自我塑造的一面。(王冬亮)
                            (来源:美术报)

加入时间:2021-8-17 12:57:27 〖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